「次數多,步調雜,是業界對眼下微軟雲年度調整的主要印象。」
作者丨徐曉飛
編輯丨包永剛
裁員,換將,部門重組,是微軟雲眼下新舊財年交替之際的「熱詞」。
雷峰網觀察到,從6月中旬至今,微軟雲中國至少經歷了三四波人員變動,大致可以分成三類:
因部門拆分、重組引發的裁員,由績效不達標導致的PIP裁員,以及跟隨微軟全球政策而進行的裁員。
其間亦穿插着管理層的一些人事調整。
透過這些裁員與高管變動,微軟雲當下業務开展的一系列走向與趨勢已初現端倪。
01
部門拆分、重組,引發員工大「活水」
第一類人員變動是由部門拆分引發的員工內部活水,以及活水無果後的離職。
變動最先從PS團隊(政府公共事業部)開始。
「PS部門拆分這件事在去年就傳了好幾次,今年6月終於塵埃落定。」微軟雲離職員工王明告訴雷峰網,該部門包括政企、教育、孵化器等客戶,此次拆分中,各細分板塊的「命運」也各不相同。
「得益於大模型產品的拉動,去年微軟雲中國的教育線營收增長較大,所以這次拆分PS部門時,把教育線保留下來,劃到了田灼領導的DN(數字原生)部門。政企、孵化器等客戶則被打散劃歸到不同部門裏了。」王明表示。
不過據說DN部門能吸納的人員有限,所以整個PS團隊的大部分員工都需要自己找內部活水機會,找不到的基本就在6月底7月初跟着其他類型裁員一起走掉。
而PS團隊原負責人鄭敏也轉崗至GPS(Global Partner Solutions),即全球合作夥伴解決方案部,分管了一部分夥伴業務。
可以說,從2026財年(2025年7月1日-2026年6月30日)起,微軟雲中國就沒有PS團隊了。
除拆分PS團隊外,微軟雲中國這次還對「解決方案」類團隊做了重組。
多位業內人向雷峰網反饋,此前,微軟雲中國內部有不少解決方案類團隊,比如ATU、STU、CSU等,而他們之間存在一部分功能重疊。
簡單來說,ATU是客戶技術團隊,主要散落在各個業務線里,與銷售捆綁在一起,向各業務線銷售負責人匯報;STU是解決方案銷售團隊,它與ATU的區別在於,ATU賣微軟幾乎所有的產品,而STU只賣雲服務,兩者之間有時候會相互「打架」。
不止這些,微軟全球在中國還設有專門的支持AI相關服務的一系列團隊,以及微軟中國工程院也有能给予解決方案、客戶支持的團隊。
「職能相似的團隊有點太多了。」 曾任職外資雲客戶經理的劉洋向雷峰網回憶,他曾在一個電商大客戶項目現場見過微軟 「派了一大堆不同的方案團隊的人過去,光開會時圍在桌前的各團隊負責人就有十幾個,協調成本比較高。」
不過也有一些業內人認為,「微軟是一個矩陣式組織,這樣的組織類型本身就容易產生職能重疊。這是由其業務複雜性決定的。」
事實上,近兩年微軟也曾多次在全球範圍進行組織扁平化改革。此次新舊財年交替之際,微軟雲中國對這些解決方案團隊進行了重組。
「一些原本負責二線產品技術支持的售前團隊,被推到一線去支持銷售了。」前述劉洋透露,此外,CSU的調整也較大,據說收編了一些類似職能的團隊,部門規模增加了幾十人。
除此之外的更多其他部門調整信息,可添加作者微信xf123a獲取。
02
「績效大考」之下的多輪裁員
第二類裁員主要由績效引起,在六七月份持續了幾波。
微軟雲離職員工張倩告訴雷峰網,從6月下旬開始,微軟雲中國就陸續發出PIP通知,涉及人員比例約為10%。
「7月份,裁員還在繼續。因為到6月30號為止,上個財年才算真正結束,並且部分項目和團隊取得了延期許可,可在7月完成上一財年的KPI,如果最終還是沒有完成,團隊的人員編制才會再往下減。」張倩補充道。
一個坊間傳聞是,上個財年,微軟雲中國給負責SHEIN的團隊定的銷售指標是2億美元,但现在僅完成6千萬左右。如果7月份還補不上的話,該團隊大概率也要裁員。更多最新進展可添加作者微信xf123a研讨。
另外,一則可能與業績相關的管理層變動是,近期微軟雲港澳地區換了新的負責人。Leo Liu接替Cally Chan成為新的負責人,向微軟雲大中華區一號位侯陽匯報。
據說換將的原因之一是近兩年微軟雲港澳區域業績不夠突出,遭到不少友商擠壓。
「谷歌雲和火山在香港都比較猛。」外資雲銷售吳然表示,尤其是火山,其现在推廣的豆包大模型,增速有超過微軟雲AI的勢頭。
香港是火山引擎现在的重點目標市場之一。就在幾周前,火山負責人還專程趕赴香港,與盈科香港高層洽談合作。
「另外,微軟雲的合規審查比較多,不夠寬鬆、靈活,因此篩掉了不少客戶和業務,這也是其在面對新興AI應用市場時束手束腳的原因之一。」吳然補充道。
不過瑕不掩瑜。上個財年裏,微軟雲借AI大模型的勢能,拿下了不少大單。
雷峰網從多位業內人處獲悉,今年四月前後,微軟雲和谷歌雲分別拿到了某互聯網雲巨頭價值約2億、5億美金的訂單。
而去年下半年,微軟雲OpenAI大模型業務的中國營收在其全球營收中佔比最高,約為1/4。不少大模型公司、有大模型業務的互聯網巨頭以及大型出海中企都是微軟雲中國的買家。
03
更大的全球「幕布」正在拉開
第三類裁員是由微軟全球總部引發的「連鎖反應」。
2026新財年伊始,微軟就宣佈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約9000人,占員工總數約4%。這一指標也層層下發到了微軟雲中國區。
7月2日,先是微軟雲中國的銷售部門迎來了一波裁員。緊接着7月4日,微軟中國CSS(客戶服務與支持)部門也大規模裁員。據一位微軟離職員工稱,微軟上海和無錫的辦公室幾乎走了三分之二的人,涉及約六七百人。
其中負責安全、身份驗證及數據相關工作的團隊受到的衝擊尤為明顯。這讓不少微軟雲員工認為這次裁員背後有着更深層的國際關係因素。
「微軟正在轉移其在亞太的重心。」一位外資雲亞太工程師周斌告訴雷峰網,其實早在疫情後,微軟中國就開始縮編了,近年來這一趨勢愈發明顯。
「疫情前,微軟中國每年招的實習生和校招生有好幾百人,多的時候可能達上千人,但去年只招了十幾人。而其他以前不太招人的地區,像澳洲開始擴招,去年僅應屆畢業生就招了 100 多人。」
不僅如此,微軟中國同時也持續把一些AI團隊向海外轉移。從去年年底到現在,已經有幾百號人搬到了澳新美加等地,還有不少人在等待簽證。
「很多海外地區都创建了新的工程研發中心,來承接這些從中國轉移出來的工程師。」周斌補充道。
這種「轉移重心」的趨勢,在管理層的變動上也有所體現。
比如最近,微軟雲大中華區副總裁、數字原生事業部負責人田灼調到了亞太地區,擔任微軟亞太區數字原生線的負責人。同時,他還繼續負責微軟大中華區的數字原生業務。
這一安排被不少業內人解讀為,微軟雲中國的「核心」業務被上收到了亞太區。因為數字原生部門囊括了很多中型互聯網大客戶,是微軟雲中國區的主力營收部門。
此外,伴隨微軟雲財年調整還有一則尚未證實的傳聞是,微軟雲中國一號位侯陽後續可能會調往美國總部。更多內幕可添加作者微信xf123a研讨。
種種跡象或許表明,微軟雲對中國市場的戰略傾斜與深度參與,正在逐步降低。
在不少業內人看來,微軟雲中國近期的一系列震盪,既是新舊財年交替之際的戰略校準,也折射出其在複雜市場環境中的艱難平衡。
尤其眼下,微軟與中國市場正在進入微妙的調整期,如何在騰挪之間找到新的平衡點,或許是其此次震盪的深層訴求。
從部門精簡,到績效洗牌,再到跟隨全球裁員調整佈局,每一次變動背後都牽涉業務重心的轉移以及資源的再分配。
而這些變動留下的漣漪還將持續擴散,雷峰網也將持續跟蹤報道,更多故事、經歷及見聞歡迎添加作者微信xf123a研讨。
註:文中王明、劉洋、張倩、吳然、周斌等皆為化名。
《白丝校花🌸自慰到爽蜜乳》,《P6F3X2M7T9QJ8L1B4WZR》尘白禁区女角色裸体无遮羞
「ℋღ᭄幸福🍒᭄💞࿐」
国产sp狠打调教女贝光屁股视频
……
07月22日
「少妇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双城之战2含LGBT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