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進入暑期以來,各大平台之間的外賣補貼大戰再次打響。過去的兩個周末,消費者打開各大平台,滿眼都是「0元外賣已到賬」、「滿18減18」、「16.18元一份的小龍蝦」。上周五,市場監管總局再度約談餓了麼、美團、京東三家平台企業,要求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規定,理性競爭,進一步規範促銷行為。這兩天,平台補貼雖然整體收縮,但「滿59減30」等大額外賣紅包、補貼券依然存在。今天上午,記者點開餓了麼、美團等應用軟件實測發現,「滿38減18」外賣大額券、「0元雪糕」等「羊毛神券」也還比比皆是。 對於消費者來說,這場「外賣大戰」無異於「狂歡」,下單的頻率暴增。有消費者打趣說,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雞蛋」要領。不過,自願或不自願參與「發雞蛋」的餐飲商家,卻大多叫苦不迭。有從業者甚至坦言,外賣生意100%依賴平台,命脈完全被平台拿捏。部分餐飲商家陷入「增量不增收」的尷尬處境,淨利潤下滑超過60%,一些門店甚至陷入虧損。有咖啡店主算了筆賬,某一單顧客支付5.5元,平台要再抽成,最後到咖啡店的收入是-0.58元。但又不敢拒接訂單,因為會影響流量,從而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此前對會員企業展開小範圍的調研,參與企業表示,被平台強制或變相強制要求參與價格補貼,還要承擔補貼份額,比例大多在30%-70%。價格補貼活動期間,單筆訂單的平均利潤降幅大多在10%-30%。 某連鎖餐飲創始人表示,這場外賣大戰最受傷的其實是商家。顧客享受到的各種滿減、補貼,每10元中平台只出3元,商家卻要補7元,商家負擔明顯加重。茶飲品類補貼券更多,部分訂單經湊單後消費者實付金額甚至只有幾分錢。 一家輕食連鎖品牌商家也表示,以往平台會提前溝通活動細則,可以有時間協調加盟商。現在直接默認全量參與,小品牌連協商的餘地都沒有。不參與就意味着斷流,日均百單的店鋪會跌到30、40單。參與活動雖然能帶來2到3倍訂單,但客單價卻很低。 此外,對於主營堂食的商家而言,外賣補貼大戰無異於一場「降維打擊」。不參與活動或充值平台推廣,在平台頁面的排名就無法靠前,堂食客流也受到衝擊。顧客即便到了實體店,也會打開外賣軟件對比價格,到店坐下來點外賣的消費者,並不在少數。 消費者「薅羊毛」「薅」得不亦樂乎,騎手送快遞也「馬不停蹄」、電驢騎得「冒火星子」,而「爆單」商家的廚師和配餐員忙得累死累活,但卻掙不到錢。 外賣大戰中,餐飲商家苦笑連連,各大外賣平台的成績單卻十分亮眼。自打今年2月份京東上線外賣、加入混戰以來,各大平台動作頻頻,可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捲起一輪輪發補貼、上項目、推舉措的高潮。作為「新來的」,京東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引爆互聯網話題、上線一個多月訂單破百萬,兩個月破500萬,四個月破2500萬,可謂是勢如破竹,一時間風光無兩。 其他各大平台也是不遑多讓,跟進新舉措、宣佈逐步取消超時扣款的同時,又不斷加碼補貼,在這個過程中,美團先後創下即時零售訂單1.2億和1.5億的行業紀錄,而「白熱化」的競爭,也引起多個行業協會的注意、發出「反內卷」警示,市場監管總局更是在5月份和7月份對主要平台發起了約談。 第一財經總編輯楊宇東指出,市場監管總局的約談其實就是要對「內卷」式競爭按下「暫停鍵」,雖然周末的補貼還在繼續,但是跟前兩周動輒接近大幾百億的補貼相比,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語了。對於「補貼戰」、「價格戰」會形成多方共贏局面的觀點,楊宇東持完全反對的態度。因為,很多平台一年的利潤也不過就幾百億元,動用幾百億補貼投入外賣大戰肯定是不可行、沒有可持續性的。而從商家角度來講,面臨的是「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局面,實際的利潤沒有增加,甚至產生一定的虧損。對於消費者,短期來看是「薅羊毛」的「狂歡」,但從共享單車、網約車的「前車之鑑」就能看出,市場格局穩定之後,消費的單價又會回到正常水平。此外,騎手最近可能單子多、收入高,但這種局面也很難不断持續下去,畢竟一方面勞動強度很難始終高速運轉,另一方面,市場回歸理性也是必然的結果。 這場外賣補貼大戰會如何收場?三家主要平台又如何在合規的前提下,顺利获得創新服務、提升用戶體驗等方式來爭奪市場份額?第一財經總編輯楊宇東認為,即時零售戰場的競爭還會持續下去,肯定比原來的傳統模式更便宜。但现在這種百億補貼、近千億補貼的模式是不可持續的。第一时间還是要合規,因為按照法律法規來講,低於成本價的銷售肯定是不可持續的,未來還是要回歸到一個相對理性的競爭中去,回歸到顺利获得技術創新、服務升級和規範運營構建可持續競爭優勢的模式。這幾大平台需要從資本的消耗轉向價值的創造。 此外,中小商家是零售生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给予多元、豐富、個性化的供給,也拉動了大量的就業,是「煙火氣」的直接體現。如果受制於「價格戰」、「補貼戰」而無法生存,包括堂食這種業態受到嚴重衝擊的話,對消費者和中小商家來說也是「多輸」的結局。希望能有行業協會出面,掌握和平台對話的話語權,保護零售業態的多樣性。 看看新聞記者: 嚴相莉 游瑋 阮麗 編輯: 阮麗 責編: 嚴相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