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大戰如火如荼,三巨頭日訂單量之和突破2.5億,不断不動如山的抖音,終於開始動了。 一方面抖音生服上馬了「隨心團」業務,外賣商家想召开業務必須入駐隨心團,打破了抖音團購和外賣的邊界;與此同時,字節瞄準美團的另一塊基本盤——到店,也拋出了AI產品「探飯」。 對此,抖音生活服務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抖音生活服務希望滿足實體商家和廣大消費者的訴求,以「隨心團」產品解決方案,给予團購到家配送的新渠道、新增長方式,讓堂食商家在固有線下經營成本投入的基礎上,多一份盈利增長。抖音並無自建外賣運力打算。 近期,字節的用戶增長團隊做了一款能給用戶推薦吃什麼的AI產品「探飯」,搭載豆包大模型,用戶在抖音搜索框搜索就能發現。顺利获得探飯,用戶能直接購買優惠套餐,還能得到AI根據預算、人數和忌口生成的方案。 在過去的兩年,抖音本地生活從2024年1-8月3200億元的銷售額,到2025年初支付GMV同比增長81%,「鮎魚」抖音撐大了本地生活的想像力。但抖音到店業務现在還有一塊板,跟美團比格外短,那就是評價體系。 「飯還沒吃上,服務員就送個甜品或者飲料讓寫好評。」陳琳告訴字母榜,近期線下就餐時,為了在大眾點評佔個好名次,用戶經常會被商家當面索要好評,但卻幾乎沒有商家要求用戶在抖音好評。 對於用戶來說,深耕20年的大眾點評给予了足夠豐富和相對真實的評價,先做攻略再進店消費已經成為習慣。對標大眾點評必吃榜,推出抖音心動甄選餐廳,對抖音來說,顯然並不能真正左右用戶心智。 對於商家來說,積累起充分用戶量級的大眾點評,是能夠讓店鋪長效運營的關鍵平台,花樣百出地「求評論」更是大眾點評統治力的體現。 美團的絕對優勢,正是抖音到店業務當前暴露出的短板之一。 張一鳴曾經提出「餐飲、購物、旅遊go deep」,彼時無人知曉如何go deep,現今在大模型助力之下,探飯希望用AI技術彌補抖音原本評價體系的不足。 對於抖音來說,探飯是一個全新的餐飲到店入口,也是抖音為到店增長劃下的新跑道,依託大模型的數據分析和快速反饋,用戶能感知到抖音味兒的新評價體系。同時,顺利获得提高隨心團的入駐標準,抖音發力品質外賣,也正是字節聚集品質商戶,狠狠補課的表現。 而在所有應用都可以用AI重新做一遍的共識之下,張一鳴等來了一次重塑市場格局的機會。 A 一面顺利获得隨心團聚攏品牌商家,一面用「探飯」重構流量入口,字節似乎正經歷着一次路線上的調整,即從流量漫灌到補齊評價短板。 在定向邀請機制下,當前抖音隨心團內已經出現了一批連鎖品牌,包括肯德基、麥當勞、蜜雪冰城、海底撈、鍋圈食匯等。抖音要加碼的「品質外賣」初見雛形。 同時,字母榜(ID:wujicaijing)發現,现在,儘管抖音APP沒有在首頁為探飯给予入口,在抖音搜索框搜索「探飯」,就可以進入AI小程序,提問如「下單附近最便宜的咖啡」,就會出現附近商家,點擊購買團購套餐。切入餐飲到店場景,「探飯」瞄準的是美團的另一塊高盈利業務「大眾點評」。 不過,探飯如今還擔不起顛覆大眾點評評價體系的重任。 在完成單一需求如「下單附近最便宜的咖啡」時,探飯的決策效率並不優於大眾點評。對其依靠大模型強調根據用戶需求給出方案的部分,也少了些驚艷。 字母榜打開大眾點評搜索「咖啡」,基於要「下單附近最便宜的咖啡」的需求,大眾點評隨機出現了各家店鋪內的優惠套餐,還可選擇「低價優先」排序,相比起探飯價格感知更加直觀。而面對字母榜「預算300,適合4個人安靜聊天的咖啡館」的要求,探飯回復「未找到相關內容,可以換個條件試試~」。 圖註:探飯顯示頁面(左)大眾點評顯示頁面(右) 圖源:字母榜截圖 需要注意的是,和字節近期在本地生活打法「改頭換面」相應的,是抖音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首次出現陆续在兩個季度下滑(根據抖音2025Q1數據)。 從2018年到2020年,抖音做過企業號、餐飲扶持計劃。過去幾年內,抖音本地生活三次換將,從韓尚佑、朱時雨到浦燕子,攻勢愈發猛烈。根據晚點報道,抖音生活服務2024年目標為6000億元,同比增幅接近100%,幾乎等同美團到店2023年的體量。 直播+短視頻的內容策略之下,一方面,抖音生活服務披露,2024年抖音線上消費者規模同比增長184%,核銷訂單同比增長221.17%,核銷金額同比增長169.52%。另一方面,抖音本地生活從2024年1-8月3200億元的銷售額,到2025年初支付GMV同比增長81%,粗略計算,2024年抖音本地生活GMV為5400-5600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字節來說,依靠補貼+內容的抖音本地生活,或許增速可觀,但結果並未達到預期。 隨着流量見頂,抖音想要在本地生活領域追上甚至超過美團,原本單一的引流方式,並不能讓抖音如大眾點評一般建立起用戶心智。對於商家來說,用短視頻吸引隨機散客到店的抖音,運營重點更集中於「團購套餐」,難以幫助商家实行店鋪經營。 燒錢補貼、內容扶持之外,還有什麼能夠成為字節的武器呢? AI+品質外賣或許是字節現下重贏競爭優勢的新選擇。 B 歷史似乎總在重演,攪局者作為「鮎魚」增長顯著的同時,被迫守擂的美團則呈現出一邊挨打,一邊「分紅」的景象。 在外賣大戰日趨激烈的當下,隨着7月5日淘寶閃購日訂突破8000萬單,美團7月12日即時零售訂單量超過了1.5億單。而在接受晚點LatePost的採訪中,美團核心本地商業 CEO 王莆中則表示,(外賣市場)訂單的峰值市佔並不關鍵,重要的是有價值的訂單或者換成去掉水分後GMV市佔。「現在我就看30塊錢以上訂單的份額,我們永遠穩穩超過70%。」 回顧近兩年硝煙不斷的本地生活市場,鮎魚字節也起到了同樣的效果。 字節用6000億本地生活GMV目標狂追美團之下,根據美團財報數據,2025年Q1美團核心本地商業穩步开展,該業務分部營收增長18%至643億元。2024全年營收3376億元,同比增長22%。與此同時,美團年交易用戶數突破7.7億、年活躍商戶數增至1450萬,均創新高。 可以看到,字節的進入,在讓美團「焦頭爛額」的同時,也重新點燃了原本平靜的本地生活市場。抖音的巨大流量帶動更多新用戶進入市場,原本獨大的美團,也享受到了天花板被捅破的紅利。 早在2017年王興接受《財經》採訪時,面對彼時餓了麼與美團外賣的廝殺,王興便直言,企業要在某個領域贏得壟斷性優勢是對商業競爭的一種「誤解」,他認為,「不應該試圖追求一家獨大」,競爭會長期存在。 王興的判斷已經得到了驗證。 「大眾點評更適合做影響力,要長期維護,抖音可以上一些特惠套餐找新的客流,」北京連鎖餐飲店鋪紫光園的一家門店店長張哲(化名)告訴字母榜,對於商家來說,用抖音和做大眾點評並不衝突,是多了一種選擇。 在抖音上架2款特惠到店套餐後,張哲所在店鋪從抖音而來的新客戶兩個月內增長了60%,也帶動了大眾點評的的其他套餐銷售,運營一年多以來,無論是大眾點評還是抖音到店的銷量,都在增長。 而用AI構建大眾點評之外新的評價體系,顺利获得大模型给予全新的流量入口,不僅張一鳴想到了,王興也想到了。 在美團一季度財報會上,王興不僅為美團的龍貓大模型打call ,也透露了美團要做垂類Agent的消息。 王莆中也在晚點LatePost的採訪中表示,「沒有人希望落後於時代,我們也希望至少能趕上時代。」 在王莆中看來,OpenAI 和 Google作為全球頂級的 AI 公司,可以做所有 AI 細分方向的探索,下一檔的公司或是水平達不到,或是走更專注更聚焦的路線。而以美團的資源稟賦只能選擇後者。 「但別人到你的地盤來以非理性的方式衝擊你,你被迫反擊。參戰是為了生存。如果在主營業務上我們不參與的話,連轉 AI 的機會也沒有了。」 就在「探飯」被曝光前4天,6月19日,美團高管王莆中發文分享了自己點咖啡的體驗,「第一單,不到起送價,給我湊單了礦泉水。(下午點下午喝的,不用擔心我睡不着)」。王莆中使用的點單軟件,不是美團外賣,是一款美團正內測的Native AI應用。據悉,美團這款AI助手名為Beam ,定位是「每個人的專屬生活小秘書」。其瞄準的「AI智選乾飯」場景,也和「探飯」现在的功能有極高的重合率。 對於美團來說,探飯或許正如兩年前的抖音本地生活,作為守擂者,美團不僅能憑藉抖音流量收穫外界對「AI智選乾飯」Agent的關注,字節在探飯上踩得雷也能成為美團的參考。 C 在大模型時代,所有應用都可以用AI重做一遍,美團和字節也再次站上同一個起跑線。 在傳統互聯網時代,深耕本地生活數十年的美團,早已積攢起大量的商家和用戶數據。無論是更豐富的商家類型,還是數量呈碾壓式的用戶評價積攢起的難以撼動的用戶心智,都讓抖音吃了癟。 儘管抖音迅速搭建起本地生活業務,但是在量級上抖音到店顯然無法與大眾點評相比。用戶量級的不足,也帶來了用戶評價數據不夠,消費者難以形成參考抖音評價到店消費的心智,也更難從根本上撼動大眾點評對商家的影響力。 而在AI時代,Manus爆火正是用戶對Agent興趣的側寫。對於字節來說,顺利获得AI進行數據收集、分析,並且快速反饋,能構建一套基於大模型的新評價體系,也能夠引發用戶的好奇和嘗試。 不過,想要改寫用戶心智,字節需要解決幾個關鍵的問題。 對於亟需新評價體系的抖音本地生活來說,以AI見長的探飯在给予新鮮體驗之餘,還需要给予不弱於、甚至優於大眾點評的使用體驗。即探飯想要更好地切入「乾飯搭子」場景,也要積聚起充分的真實用戶和真實場景的評價。 在探店的PK頁面,字母榜能夠看到總結內容的評價來源,均只有1-3條來源參考,相比起大眾點評動輒上千條的評論,探店有着明顯的差距。抖音自身本地業務量級的不足,直接帶來AI訓練數據缺失難題,最終使得用戶端的智能體驗不夠。 同時,AI更是不断伴隨着幻覺,對於「AI會否編造用戶體驗」,抖音顯然也無法給出確定的回覆。在探店的頁面內,也有着「內容由豆包大模型生成,不能完全保證真實」的免責申明。 因此,如何解決AI建議的可信度,對於試圖打破僵局的字節來說,也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數據以及可信度的系統構建,則恰恰是大眾點評得以吃上字節紅利的原因所在。當字節發起進攻,新湧入的用戶們被流量吸引而來,卻並不一定會留在抖音。真實評價積攢起的可信度影響着用戶體驗。美團也比探飯更近一步,嘗試直接用AI點外賣,憑藉在垂直領域積累起的用戶數據,美團的Agent也可能憑藉更好的用戶體驗後來居上。 對於一次次遭遇挑戰的美團來說,它也是競爭的受益者。更多玩家的入場讓原本見頂的市場被進一步做大。隨着內容+補貼老辦法的逐漸失效,在大模型時代,老牌科技大廠們都要找到新出路,字節在探飯上的嘗試又何嘗不能為美團開疆拓土。 正如王興所說,競爭永不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