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綏芬河7月19日電 題:從碼頭扛貨到直播帶貨 黑龍江邊民書寫跨境貿易新傳奇 作者 謝丹 高紫茗 在黑龍江省邊境線上,「靠邊吃邊」的生存智慧正煥發新生。 2025年是黑龍江綏芬河建市50周年。作為中國最早設市的邊境口岸之一,綏芬河見證了邊境經貿的重大變化。 綏芬河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從20世紀80年代「欠欠」(俄語音譯,指以物易物)為特徵的易貨貿易,开展到如今直播帶貨等多元貿易方式並行,百年口岸綏芬河也逐步由邊陲小鎮开展為「國境商都」。 綏芬河市羅斯帝國金冠俄貨店,顧客在選購俄羅斯進口商品。 王柯苗 攝 20世紀80年代,綏芬河開啟「西瓜外交」,為兩國邊貿合作奠定基礎;2019年,綏芬河片區納入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2020年创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數據顯示,綏芬河匯聚了俄貨實體店鋪1340戶,7000多家電商經營業戶在網絡平台召开線上銷售。2024年僅電商在線銷售額就突破15億元(人民幣,下同),快遞發寄量達1600萬單以上。 綏芬河的躍遷,是黑龍江邊境城市對俄合作提速的縮影。向西望去,黑河市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江相望,700米的最短距離讓貿易往來如鄰里串門。 黑河市俄品多超市陳列眾多俄羅斯進口商品。 顏歆窈 攝 黑河「俄品多」廠家代表信瑩的經歷,恰是邊貿升級的生動註腳:從十年前獨自在碼頭肩扛手搬日均接貨四五十車貨物,到線上線下融合經營。「邊民懂語言、知商品,是邊貿的活資源。」信瑩的感悟,消費者更重視體驗,邊聊天邊下單,線上線下結合緊密。 2025年上半年,黑河跨境電商「9610」模式出口包裹2959.6萬件,同比增長4824.3%;包裹總重4302噸,同比增長482%;出口貨值23.8億元,同比增長1552.8%。各項數據創新高,开展勢頭強勁。 黑河市文化早市,俄羅斯遊客在選購木耳。 李佳佳 攝 如今,黑土地上的邊民,正用一部智能手機、一門外語和一股不變的韌勁,打通「通向未來」的通商智慧。創新的背後,是不變的堅守;時代的浪潮中,黑龍江邊民的身影始終未曾遠離。他們的故事,既是中國向北開放最生動的註腳,更是邊境貿易穿越時代浪潮的鮮活見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