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12:36:44 5,233次瀏覽

7月17日消息,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裏,英偉達行政總裁黃仁勛已是第三次訪問中國。在參加第三屆鏈博會期間,他不僅在多個場合高度評價中國的科技創新成果,還與中方高層進行了密切研讨。對此,外國主流媒體普遍認為,黃仁勛此舉是在中美AI競賽中尋求平衡,並試圖有助于英偉達的全球業務持續增長。

《華爾街日報》:受到「明星般」歡迎,黃仁勛盛讚中國科技創新

作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晶片巨頭的掌門人,黃仁勛再次訪華引起了全球關注。此次訪問,他在多個場合盛讚中國取得的科技創新成就,並與當地的科技領袖和企業家們進行了深度研讨。

值得一提的是,黃仁勛特意穿上了唐裝,並用中英文雙語致辭,表達了對中國科技進步的高度讚揚。他在演講中說道:「中國的供應鏈體系堪稱一個現代奇蹟,正是無數科研人員、開發者和企業家的共同努力,有助于着中國創新的飛速开展。」

在談到中國電動汽車時,黃仁勛也毫不吝嗇讚美之詞。他表示:「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是世界上最好的。」並透露,他與小米等中國車企高管有過會面,還稱小米是一家「奇蹟公司」,雖然該公司去年才進入汽車製造行業,但其取得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對於是否會購買小米汽車的問題,黃仁勛幽默回應道:「可惜在美國買不到,這是我們的損失。」

除了電動汽車,黃仁勛還特別提到,中國在智能手機支付的普及程度上遠遠領先於美國,後者至今仍然有大量使用現金的情況。他盛讚道:「你們的技術普及度世界領先。」

在中美經貿關係出現緩和跡象的背景下,黃仁勛的到訪備受關注。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黃仁勛抵達北京前一天,特朗普政府剛剛批准英偉達恢復向中國客戶銷售高端AI晶片。這一政策決定是中美貿易休戰協議的一部分,作為回應,中國承諾加快稀土出口審批。

在媒體見面會上,當被問及如何看待中美科技競爭時,黃仁勛巧妙回應道:「每個家裏總有能容納兩個人的空間,不是嗎?」

這一回應被認為是黃仁勛在維護中國市場利益的同時,又避免觸及美國的政治紅線。分析人士指出,作為全球AI晶片的領軍企業,英偉達在中美科技博弈中的角色十分微妙,而黃仁勛的「科技外交」可能會成為未來幾年內一個持續關注的焦點。

CNBC:黃仁勛希望向中國銷售更先進的晶片

在一場媒體見面會上,黃仁勛表示,英偉達希望能夠向中國市場銷售更先進的晶片,而不僅限於现在已恢復銷售的H20。他強調,隨着技術的不斷开展,英偉達有信心在未來推出比現有產品更強大的半導體技術,從而有助于其在中國市場的增長。

黃仁勛在會上表示:「技術總是不斷進步的……今天的Hopper架構非常出色,但幾年後我們將會有更好、更先進的技術。我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英偉達能夠在中國銷售的產品也將越來越先進,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他提到的Hopper架構是英偉達的一項核心技術,而H20晶片正是基於這一架構開發的。

英偉達的戰略不断深受美中貿易及技術關係的影響。由於美國政府實施的幾輪出口限制,英偉達不断不得不限制其最先進晶片在中國的銷售。為了應對這些挑戰,英偉達專門開發了符合美國出口限制的產品,例如H20。

然而,出口限制對英偉達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今年5月,英偉達宣佈對未售出的H20庫存進行了45億美元的減記,並表示如果沒有出口限制,上一財季的銷售額本有可能增加25億美元。

黃仁勛不断在兩難境地中尋找平衡。一方面,他公開支持美國政府將晶片製造業帶回本土的努力;另一方面,他也在持续遊說美國政府放寬對中國的出口限制。他曾表示,中國的人工智能市場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可能會達到500億美元,如果美國公司不能參與其中,這將是「一場巨大的損失」。

此外,黃仁勛指出,如果美國公司無法進入中國市場,華為等中國本土企業可能會填補這一空白,完全覆蓋中國市場。

儘管英偉達已經提出了推出更先進晶片的計劃,但现在尚不清楚美國政府是否會允許英偉達向中國公司銷售這些更先進的產品。但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暗示,政府可能會繼續允許向中國銷售晶片,以確保中國市場的公司能夠依賴美國的技術,這也有助於保持美國在全球科技領域的領導地位。

《紐約時報》:黃仁勛全力在中美AI競賽中尋求平衡

黃仁勛正在全力以赴,在美國與中國日益激烈的AI競賽中尋求一種微妙的平衡。

隨着特朗普政府本周解除對部分AI晶片的出口限制,英偉達終於重新取得了向中國銷售這些先進晶片的許可。這一政策變動對英偉達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勝利,但黃仁勛並未將這一變化歸功於自己。相反,他在媒體見面會上淡化了自己在有助于特朗普政府改變立場方面的作用。

他表示:「我認為我並沒有改變他的想法。我的工作是向總統傳達我非常分析的內容,也就是技術行業、人工智能,以及全球人工智能的最新开展。」

黃仁勛的謙遜顯露出他在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所需的微妙平衡,因為這兩國在爭奪人工智能主導地位的競賽中,彼此競爭日益激烈。此前,美國三任總統曾試圖顺利获得切斷向中國给予先進晶片的途徑來限制中國的AI能力,包括對英偉達的銷售限制。

與此同時,中國在有助于AI產業自給自足方面也在加緊步伐,這類似於其在電動汽車和太陽能板領域的策略。中國政府支持本土企業自主研發AI技術,華為等中國科技公司也在努力開發替代英偉達產品的技術解決方案。

在新聞發佈會上,黃仁勛強調了兩國之間的合作潛力。他指出:「中國擁有世界一半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且市場龐大。美國的科技公司必須在中國召开業務,以保持全球競爭力。因為,技術領導力需要大市場。」

他還直言不諱地批評美國的出口管制政策。他認為,這種政策實際上促進了中國科技公司,尤其是英偉達的競爭對手的快速崛起。黃仁勛曾公開表示,出口管制是「失敗的」,並且加劇了全球科技市場的分裂。然而,他也承認,考慮到國家安全因素,出口管制政策不太可能完全消失。

彭博社:中國市場對英偉達至關重要

黃仁勛在國際供應鏈博覽會開幕式上表示,他預計美國將很快批准首批出口H20人工智能晶片至中國的許可證,這將正式允許公司恢復向這個全球頂級半導體市場銷售其備受矚目的晶片。

儘管美國政府尚未正式批准出口許可證,黃仁勛透露,相關官員已經向英偉達保證,將迅速處理出口許可事宜。他指出,英偉達现在有大量待處理的訂單,並重申公司希望儘快將H20晶片運送到中國。

不過,现在尚不清楚美國將批准多少個許可證,以及這些許可證是僅適用於英偉達的現有庫存,還是會包括新生產的H20晶片訂單。

作為全球最大晶片消費市場,中國依然是英偉達及多家美國晶片製造商的關鍵市場。由於美國的出口限制,英偉達被迫註銷了數十億美元的晶片庫存。黃仁勛表示,英偉達正在努力彌補這些損失,並儘可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此外,其他AI晶片製造商,如AMD,也迅速跟進,發佈了類似的聲明。知情人士透露,儘管美國政府已經開始批准出口許可,但英偉達和AMD仍然不確定新批准的許可證將覆蓋多少晶片,或者這些許可證的有效期會持續多久。

《金融時報》:政策逆轉將提高英偉達盈利能力

黃仁勛在中國的媒體見面會上表示,隨着中美關係出現緩和,英偉達將「加速恢復」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並已準備好恢復向中國市場供應一款專門為中國市場設計的關鍵AI處理器H20。

分析公司Bernstein的資深分析師斯泰西·拉斯貢(Stacy Rasgon)指出,美國政策的轉變將使「英偉達能夠在中國競爭,並保留其生態系統優勢」。他表示,這一政策逆轉將有助于英偉達的盈利能力,並且預計這一影響將持續到明年。

拉斯貢補充道:「黃仁勛不断在小心翼翼地培養與特朗普及其內閣成員的關係,並明確闡述了維持禁令的風險。」這番言論反映出黃仁勛在複雜的中美博弈中所作的努力,他不僅關注公司的技術开展,也密切留意國際政治和政策變化對英偉達的影響。

儘管H20晶片的性能被限制,且面臨來自本地競爭者的壓力,但由於中國的互聯網公司仍然對英偉達的CUDA軟件具有高度依賴,且它們亟需應對日益增長的AI工作負載需求,因此預計這些公司仍會成為英偉達的持续客戶。

Jefferies的分析師Thomas Chong表示,放寬出口限制將帶來「市場情緒的改善」,並指出,像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等大型中國企業將加速採購AI晶片,以滿足各行業日益增長的計算需求。他表示:「各行各業的客戶都在採納AI,不僅是互聯網、金融科技、教育和電動汽車等行業,製造業等需要遷移到雲端的行業也在加速採用AI。」

英偉達的崛起證明了其在全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核心地位。隨着人工智能的普及,英偉達將繼續在全球半導體和AI晶片領域佔據重要位置。這一政策轉變為英偉達打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助力其在全球範圍內保持競爭優勢。(小小)

凯发k8国际

Sorry, The page you visited is not found!
Go Back
Go To Entrance
5Go To Entrance!